毫不夸张地说,王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不止10岁,兼之细声慢语、举止轻柔,不由想到“相由心生”这话绝非凭空而来。
“我太普通了”,兰州生、兰州长,又在兰州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王琳觉得自己的人生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实在没什么可写的。”
有人是泼墨山水,活得恣意洒脱;有人是工笔花鸟,活得精巧雅致;而王琳,是淡雅水彩,如涓涓溪流,平静、平缓、平顺,却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要求。在医院长大,在医院工作,这样单调而又纯粹的人生,没有惊涛骇浪,却也静水流深。
一
王琳的父亲对医学情有独钟,可惜最终学了工科,于是找了个学医的妻子;王琳的母亲是省中医院的大夫,因此她从小在医院大院里长大。
那时的医患关系似乎比今天要亲密些,母亲和病人相处甚好,王琳记得“妈妈常把病人带回家”。当时,省中医院有许多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支援大西北建设的老专家,王琳年龄虽小,却对这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为人处世印象深刻,“从没见他们对任何人凶过”,对病人和风细雨,对工作严谨细致,这些涵养、医术俱佳的专家从骨子散发出的高洁品质,对王琳此后做人做事的影响都很大。
按理说,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喜欢医学是不言而喻的,可是王琳对医学却亲近不起来。文弱的小姑娘,曾经被淘气一点的大孩子带着去偷偷看解剖尸体什么的,吓得心神俱乱,脑海里又联想到太平间里的诡异事件、“一双绣花鞋”什么的,想想都怕,实在对医院喜欢不起来。
1986年,王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那有医学情结的父亲坚持让她报考医学院,家人又觉得女孩,不要离家太远,最好还是留在兰州。这样一来,对王琳而言,全国那么多的高校几乎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项。王琳乖巧听话,没有违背父亲的意愿,报考了兰州医学院,并如父亲所愿一考即中。
虽然不是那么情愿,但还是认认真真地学了五年,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入职不久,国庆节值班时,一位病人突然死亡。看着一个大活人在自己眼前从生到死,年轻的王琳觉得有些恐惧,心里会抱怨父亲“看你给我选的好专业!”
不过,投入了漫长岁月和无限情感的职业,却慢慢成了心底无怨无悔的爱。
二
2004年,王琳调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工作,换了单位,没换科室,依旧是干部病房。打交道最多的,还是老人。有的人在王琳这里看病,从五六十岁一直看到七八十岁,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衰老。王琳换了医院,病人也跟着换医院。老年病反反复复,医院里出出进进,住院、出院成了家常便饭。“有的一年住七八次,有的一年住十几次,有的老人在这里走到人生终点。”时间长了,大夫和病人彼此相熟,医患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掺杂了太多情感因素,到最后,病人和家属对医生非常信任和依赖,很多老人把医生当精神寄托。被这样信任着托付生死,王琳感觉到压力有些大。
当了二十几年医生,王琳对生死非但没有麻木,反而更为敏感。就在最近,有位病人刚刚离去,明知生命有限,人力不能回天,但王琳的心里还是很难过。生命在流逝,从不停歇,虽从事着挽留生命的职业 ,可是我到底能做到什么?“这还麻烦了,以后怎么面对生老病死?理智上再明白,也无济于事。”
治病不治命,治病要知命,对于医者来说,“死亡”是必须面对的。对于一名医者,有时必须承担挽救他人生命的责任。这对大多数人来讲,应该说是沉重的,甚至是不堪其重的。然而想达成挽回生命的目标,有时又必须举重若轻。
三
在家时,听父母的话;上学时,听老师的话;好孩子、好学生、一路顺风顺水,顺顺利利参加工作,“很快上手,工作中也觉得得心应手,同事病人都认可。”工作了,就听领导的话,王琳说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好管理的员工,“不让病人投诉,不给主任添麻烦”。她也从不给自己强加目标,只想着一辈子当好大夫就可以了。
这样一个从不主动出击的人,还是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1月6日,特需内科开科运行。
一心只想做好大夫的王琳有了新角色:特需内科副主任,除了承担起治病救人的责任,她还必须承担起一个科室的管理职责——她必须主动去做事,“突然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订制度、列计划、主动与同事沟通、解决各种管理难题,一个温温柔柔的女医生开始管人管事了,遇到的诸多非医学疑难杂症,都须一一去化解。
特需内科有17张床位,4名医生,8名护士,是一个崭新的团队。年轻人多,医生缺,护士也缺,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除积极参加院内讲课外,定期举行科内学习,科室业务学习、科室小讲座不间断举行,全员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王琳常常教导科里的年轻人,有的老病号比年轻大夫知道得都多,糖尿病、高血压在身几十年,人家天天都研究这些专业知识。有人把自己的病情用各种软件制成图表甚至曲线图,要多专业有多专业,怎么饮食、怎么运动、怎么监管,他们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经管自己。如果病人拿自己知道的考大夫,说不定真考住你。如果你给出的答案与他想象中的标准答案有差别,就会失去对大夫的信任。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是王琳一再践行的管理观念,特需内科运行一年来,认真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依法行医,规范管理,让质量意识渗透到临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把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医患关系是社会问题,社会戾气助推医患关系紧张,特需内科也同样面对。
不过王琳相信,“真正难缠的病人不多,主要的是怎样去做。”防患于未然,是最佳对策。王琳认为,首先要端正服务态度,做好沟通工作,及时了解患者对诊疗工作意见及患者治疗后反应,使治疗方案不断优化,强化职业教育,开展诚信服务,廉洁行医,认真履行行风建设,服务承诺;团结协作,共同奋进,开展锐意进取,奉献爱心活动,倡导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内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营造和谐病区,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其次,对患者的治疗力争完备,除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规范治疗外,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工作做精做细,让每位来诊患者得到不是一次诊疗服务,而是结交一生共同捍卫健康的朋友。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日常化,强化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医疗文件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医疗风险降低到最底线。
由于科室成立不久,特需内科缺医生,也缺护士。能够上门诊的两名医生,去年一年门诊量是4000多例,有时上便民门诊一天能看300多人。有时24小时值完班,恰好又赶上门诊,医院真就成了家。
由于科室人员严重不足,工作节奏紧张,这一年,特需内科没有一个医护人员休假,每个人都自觉加班。有个护士怀孕了,也视加班为正常。一日按点下了班,婆婆见了很是奇怪:“你今天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护士长让你先回来吗?”王琳听说这事,深感内疚。但好在最近医院正在招人,等到这些新生力量到了,特需内科的人员紧张问题应会缓解许多。
四
王琳当医生,转眼已26年,漫长时光中,让她渐渐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就自己所学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开心呢?”
不久后,王琳的女儿即将面临高考。与当年自己的想法恰恰相反,女儿想学医,女儿和妈妈小时候一样,对医院很熟悉,女儿觉得医生是一个特别有成就感的职业。
王琳和爱人明确表示不干涉女儿的选择,但心底深处,不希望女儿学医,“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如果碰到一次恶性医患事件,可能会影响一生。”
对于女儿的职业选择,王琳谈到:“当个老师多好,她语文好,又喜欢传统文化的东西,当个语文老师多好啊!”为此,王琳不止一次地暗示女儿,希望能影响女儿的选择。
天蓝水静,静水流深,且享受这不尽如人意,又一切刚刚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