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U Media Center: 新闻网 > 兰州大学报 > 正文

[兰州大学报]其实,种树即是种人

日期: 2018-04-02 点击: ...

作者:杨昌华


  又是一年植树节,只是沉溺红尘已久,早已没有了那种插花种柳的情调。多的是对事物本身的玄思,或许这就是成长,剥离事物的本身,追逐背后的价值。

  倒想起了小时候,家居山野,出门就能看见那重叠群峦。尤其在雨后,打开门,远处的青山排闼而来,目随山行,发现真如琦君所说“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于是,喜欢上了树,或许是喜欢上了那一抹绿,因而每到春天,有意或无意之间都会在屋子周围寻那么一方净土,手植一两株树苗,或杨柳或樱桃或花梨或杉树。看着他们一年年的成长,开花,结果,感觉树就是我,我就是树,都在一起成长。于是对曾经流行的那首《一人一花》有了特殊的理解,只是花陪一季,树陪一生,想想,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温馨。

  去年寒假,和父母坐在院落里晒天阳,阳光稍烈,我便移向了门前的一株杉树下的阴凉之处,然后问母亲,这棵树有多少年了,母亲的回答让我诧异,她说,这棵树是我四五岁的时候和姐姐一块栽下的,当时我连锄头都拿不动,不知从哪儿拔来一颗树苗,用小手挖了一个小坑将小树苗栽种起来,本来以为它不会成活,没想到现在已成参天之势,郁郁葱葱的二十多年了,然后父亲说等这些树再长几十年,就把它们砍了,用作寿材,这一生也就完满了。我很惊愕,这事儿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原来这棵我手植的树竟然陪了我成长了二十年,我静默良久,等父母进屋去了我反反复复的去抚摸着这棵树,那斑驳的树皮刻画着岁月的痕迹,原来,已经二十年了。于是想起了南北朝诗人庾信的那首《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尤父亲的话,让我更感苍凉,想象着有一天父母终将老去,满头青丝成白发,最终一抔黄土掩平生,我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我只希望那几棵注定要深藏于地底的树,能够一直站在我家门前,那每当我回家的时候也就会心安很多。

  回到学校,漫步于兰大,我发现校园中有很多柳树,这是我未曾注意到的。我喜欢柳树,记得小学时候就学过贺知章的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柳的典故充斥着整个传统文学,所谓“柳者留也”,古人常有折柳赠别之典故,其最为人知是灞桥柳,《三辅黄图·桥》中有载“霸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大四毕业那年,离校之际,友人亦效古人风范,折泉城柳送之于我,而今思之,不慎测测。身于兰州金城,寻访古籍,读到了司马桓温之典,《世说新语》载,“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琊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后,每当漫步于校园,遇有柳树的地方都会稍作停留,举目仰望,那种历史的沧桑感便会迎面扑来。

  记得友人曾经给我说,纵观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可谓冠首,当时不懂,因为我更倾向于东坡《赤壁赋》。而后,我专门取来《项脊轩志》读了又读,发现归有光确有其独到之处,此文情真而意切,尤其是文章最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不着悲伤一类的字眼,可是那种物是人非之感却力透纸背,让人不忍卒读,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想起了上学期开学,闲来无事去买来一盆凤尾竹,本来想着等到毕业时,看其究竟能长成啥样,不想,放假归来,凤尾竹早已作古,实属可叹。一直想着重新去买一盆,却也不知能否一起成长,也便作罢。

  《说文解字》对“种”字解释为:先种后熟谓之种。凡是在种,其目的必是趋向于熟,花的绽放、果的芬芳、树的挺拔,都追求的一种美得和成长得过程。就此而言,其实,有时候,我们又何尝不能把自己埋起来,也许到了某个时刻你便会长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上星期公共课上,一位哲学老师提到了庄子的一个观念“今者吾丧我”,当时听之,可谓云里雾里,玄之又玄。后来翻看《庄子》一书,原来语出《庄子·齐物论》,书曰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末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后看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其解释为,“今者吾丧我”中“吾”乃真我,“我”乃假我,所丧之我是形体之我,留存的是真正的自我,不为万物所役,乘物以游心的我。我想,其实种树就是种人,种人也是种树。今天,借着这个植树节,我把自己埋起来,做一棵守望月亮的树。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014年3月12日于杏林楼)

  (《兰州大学报》第916期 2018年3月15日 第四版)

文:
图:
编辑:赵梦然
来源:
标签:
通知公告
    栏目分类
    图片新闻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联系我们
          Email: news@lzu.edu.cn
          版权声明:www.3610.com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