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通社通讯员:王艺嘉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老师们的品德、学识、修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们的工作在今朝,却铸就学生的未来;他们的美德在个人,却润化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丁文广:做一个有职业担当、有责任的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担当起老师的责任,应当把教学宗旨放到磨砺学生的能力上。”“教学、育人和回报社会”这是资源环境学院教师丁文广树立的职业道德理想。
在教学上要坚持身为一个老师的本分,是丁文广用实际行动来阐述他对师德的理解。他的学生说:“丁老师不是我们的拐杖,而是我们的指南针。”学生们建立实践小组,做环境勘测,队员将基础的测量和计算工作顺利完成,又在互相配合下解决了进阶的技术难题,直到他们遇到了勘测材料困难与对材料设计的理解偏差,丁文广才会助其一臂之力。
在育人方面,丁文广深感资源环境学科所面对的挑战复杂多变,极其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学员来发展学科。因此,他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丁文广虽然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更注重规范学生道德、品行。“我强调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具备十二项素质,”丁文广斩钉截铁地说:“独立思考、沟通交流、写作表达、诚信礼让、专业技能、良好心态、自我约束、自我推销、执行能力、时间管理、文化包容、效率效果。”他强调,这十二项素质就是今后适应社会的利器。
丁文广认为教师就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点滴之爱,将大学生和研究生培育为能够传播文明、创新技术、以德报国,甚至改变世界的栋梁。丁文广笑着说:“我们就得有这份自信,而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陈强:想要做好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是“认真”二字
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应用型专业,陈强备课时一定要了解此知识点应用在实际科学的最新案例。“老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陈强所坚持的为人师表的德行。
根据专业的特点,陈强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生为主”。“要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计划要创新教学环节设计,力求调动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陈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进一步改善。“当老师,首先心中有学生,要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着想。”
陈强坦言,在生命科学学科的极速发展的时代里,作为老师,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把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全面、更准确,并会将自己的所学再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为兰大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王锁民: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负起责任
“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了问题,家长就不能漠视不管。”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师王锁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爱徒,甚至有时师生还会产生摩擦。令王锁民感触颇深的是,在校时被严格要求的学生,毕业以后反能和老师保持良好关系。谈及此处,王锁民回想起自己小学的恩师:“若没有他当年的严格管教,我连大学都上不了,更不会当大学老师了。”
王锁民传承了恩师的体贴,对自己的学生也细致入微。为了避免大学生仍然为应付考试硬背课本,王锁民缩减了期末考试的分值考核,加强了过程化考核。他在平时上课时就布置论文作业,以作业成绩计入考核成绩。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自主选题,撰写论文。鼓励相似选题者组成学习小组,通过主动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积累,融会贯通。“这种方式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很喜欢和学生互动的王锁民欣慰地笑着“我能看到年轻人的兴趣和想法,同时也使我的思维得到新时代学生的启发。”
王锁民与学生的浓浓师生情,凝聚着老师对学生深切的关爱和良苦用心。师德不仅感化着身边的莘莘学子向好向善,又使学生继承的美德继续感化下一代人。师德,更是一种薪火相传的信念。
赵梅春:恪守教书育人的理念
前排左二为赵梅春
“学生取得的光辉成就才是老师真正的荣耀。”谈及师德,历史文化学院教师赵梅春真诚地感慨:“学生的进步,就是老师的心愿。”
她自豪地说起自己所带的一名硕士生。这名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为帮这位学生撰写论文,找出厚重史书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她几乎查尽了相关历史记载。那段时期,她全心全意沉浸在资料里,甚至脑海里常常不由自主地冒出课题有关的史料。当这篇论文一经发表,便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关于这个课题,一位专家表示他早有着手研究的想法,但囿于资料和理解的滞断,迟迟未动笔,这篇论文着实惊艳了他。赵梅春觉得自己带出的学生能荣获如此评价,就是对自己最高的褒奖。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育新花。”她的心愿如教育家叶圣陶前辈一样,只希望在自己精疲力竭的时候,有学生能接过手里的交接棒,头也不回地向前跑。“如果学生能出类拔萃,在历史文化领域里做出卓越贡献,那我就更欣慰了。”
惠新平: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有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
“大学最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应该营造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空间。”每当看到课堂上有学生在轻轻点头附和,或者有学生的课堂发言精彩,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惠新平的脸上就会漾起微笑,他的学生也总被老师蓬勃的朝气和教学热情感染。
在教学中,他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才进行教学活动和环节设计。他如果觉得这届学生不够活跃,就多安排实践作业;如果觉得学生彼此交流少,就成立互助小组进行团队协助。在惠新平眼里,学生在自己的春风化雨地教导下成才,这是惠新平最期盼看到的事。
惠新平教过的学生已经超过十届,而每逢佳节,他都会收到毕业生和在读学生的祝福短信。每当他看到这些带着师生情谊的短信,就感到无比欣慰:“这些短信,让我明白了学生还认可为他们讲授有机化学课程的自己。”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担起教师的责任。”对于未来,惠新平表示仍会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宋焱峰:作为一个老师无比荣幸,也责任重大
“对教学用心上心”是宋焱峰的教学座右铭。基础医学院教师宋焱峰以医学专业细致严谨的专业精神,在教育与科研事业上潜心耕耘。他“高标准、严要求”态度与品格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
宋焱峰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上,就将医学路上的机遇和挑战向学生一一阐明,并要求学生制定各自的学习规划。一席导言,使很多懵懂的新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制定学习规划的习惯也使学生受益良多,有的学生至今仍保持着精确到每日的目标规划。
“老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作为老师无比荣幸,也责任重大。”宋焱峰将为人为学的观念润化在平时的课堂上。而据学生反馈,真正影响着学生的并不仅仅是语言,更是宋焱峰严谨细致的学风师德。老师以自己的理想信念与行为举止,为学生进行最深刻的人生教育。
对未来,宋焱峰展现出自信的风采,“要更加注重每一个教学细节,把学生和专业融入血液,流淌在生命的每时每刻。”
何丽红: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右二为何丽红
“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牢记教师职责,不辱教师使命。”是管理学院教师何丽红的教学宗旨。
教师的使命感使何丽红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除了课堂上的悉心教导,她对待学生的课外项目也同样尽心尽力,无论是学生的创业项目,还是简单的暑期实践,她总都能尽心尽力的帮助学生。曾经,有一个学生做玩具设计创业项目,想法新颖而未得施展机遇。何丽红听闻,便抽出一周时间,帮他联系到深圳的某家玩具公司。这使学生有了平台接触现实玩具设计行业,也借此机会将设计制为成品。小试牛刀便大获成功,何丽红笑着说:“这件事是多年前发生的,而但这个学生到现在还与我保持联系,每到节假日,都会给我发祝福短信。”
学生们和何丽红就像是慈母与稚子。学生总是亲切地称她为何妈妈。有一位考去四川读研的学生,在考博的时候还请何老师为他写介绍信;有位立志当兵的学生,在毕业选择之际,何老师也为他指点迷津。何老师从不拒绝学生的求助,她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能被学生信任很有成就感。”
何丽红始终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给予每一个学生最恰当的指引。师德标兵的荣誉于她而言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鞭策。爱学生的何丽红许下心愿:“我希望能永远站在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进步。”
刘翔:教学是师之为师的基础,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存在的根本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刘翔一直坚持:“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他多次强调人才培养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教学,也要重视学生们的后继发展。”
刘翔高度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上,刘翔将知识从理论到应用悉数为学生讲解;课下作业,也要求学生具备实际运用能力。他不仅力求做好高校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还将当前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去,使得学生了解当前的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培养科学精神。
而不尽人意之处也存在。一些学生反映刘翔的课程难度大,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深刻理解。在毕业季,常有后进生因挂科而无法毕业的尴尬情况发生。对此状况,刘翔正在积极寻找突破。然而他坚持不减慢教学速度,因为没有速度就减少教学内容;不降低课题难度,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提高。
刘翔要贯彻自己的信念:“既然我们是兰大物理院的成员,就要以建设一流物理学科为己任,作为老师,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努力。”
牛静萍: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我做的远远不够,评上师德标兵只是学校对我的鼓励,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低调于牛静萍而言,不是平庸,而是一种身为人师应当有的道德品质。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只是口头号召,更要以身作则。”踏实认真的牛静萍用如是态度待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常常能看到牛静萍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辛勤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在讲台上教学,还是伏案修改学生论文,牛静萍始终会尽心竭力地做到最完善。
牛静萍辛勤耕耘在公共卫生教学事业上,于她而言,无论是悉心教导学生,还是勤恳地在每一节课上详尽地解读知识点,都是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如同日月星辰的升落一般,是自己的本职。而在学生眼里,她的无私奉献就是模范师表。她的学生在同届学生中是最踏实肯干的,在人员嘈杂的医院里,总能看到她的实习生们像一个正式医者般夙兴夜寐,常常为了协助治疗病员顾不得吃饭、休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牛静萍的朴素低调一如明灯,默默无言地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
汤旭磊:师德更是一种文化的素养和传承
“学生渴求知识的精神促进了我的努力。”
四年前,汤旭磊参加云南地方会诊,有一位主任亲切地对他说:“汤旭磊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可惜他带过的学子可谓莘莘,当时未能回忆起往事。原来,当这位主任还是个学生时,他写的第一份病例正是由汤旭磊修改的。老师尽心尽责地审查,争取让学生的病例记录更加完善。这份记录被反复修改了七遍后,才顺利订入病例册里。
这样微不足道的帮助居然能给学生如此深刻的记忆,这是汤旭磊始料未及的:“我们做老师的人真该尽责。”
既然身负教师荣职,就担负教师责任,教书育人与关注未来就是汤旭磊的教学目标。老师不仅在教学上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还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汤旭磊希望自己的学生:“有理想,有专业知识,对社会有用。”
一人行者,万人追随。汤旭磊为学生的点滴付出,也得到了学生的感恩。学生曾在结业课上为汤旭磊播放感恩恩师的动画短片,也曾为伏案工作的老师添一杯热水,每每谈及此事,他的心中都会涌起感动。“有这样的好学生,我们怎么能不尽责呢?当你给学生付出的时候,学生也同样会感谢老师——我觉得这更是一种文化的素养和传承。”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艺术家,教师用赤诚的爱心浸润了代代学生,用精妙的智慧点燃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用崇高的人格扬起了学生奋发前进的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