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10月在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等教育思想,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四个回归”,立即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广泛认同。兰州大学高度重视“四个回归”的贯彻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袁占亭同志撰写了题为《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的体会,并在《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23期发表,2017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学校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整改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第一次本科教育会议,陈宝生部长在会议上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讲话,再次对“四个回归”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把“四个回归”看作本科教育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教育部发布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和即将发布的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中,均把“四个回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为新时代的本科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全校上下将全面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内涵,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把“四个回归”落到实处。为更深刻地学习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现将党委书记袁占亭同志的《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一文再次刊出,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期间,就党的教育方针、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好老师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科技创新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在高等教育界引发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2016年10月1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要求高等教育要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等四个“回归”。陈宝生部长的讲话言简意赅,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的通俗表达,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系列讲话和论述的高度概括,在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回归常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控扼之要
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期间告诫北大学生“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但现在读书竟然成了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成了高等学校的问题。由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一项针对国内外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文献量达到三万字以上者仅占18%,而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生是85%;我国大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课外书达到10本书以上者仅占12%,而美、加、英、澳等国家则达92%;我国大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专业论文达到50篇以上者仅占17%,而美、加、英、澳等国家则达89%。这些对比鲜明的数字,说明大学生阅读量不足是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现实,这和人们对大学生读书状况的日常感官感受是一致的。更令人担心的是,该项调查也发现,只有31%的我国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要求学生写课外专业阅读文献综述或述评,而美、加、英、澳等国家则达86%;出于兴趣读书的我国大学生仅占33%,为考出好成绩而读书者高达67%,而美、加、英、澳等国家大学生出于兴趣读书者高达76%,为考出好成绩而读书者为34%。这说明我国一些大学教师对学生读书要求不高,学生功利性读书比较普遍。我国高校阅读问题的凸显导致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高等教育回归常识是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呼唤。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工作中心,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社会职能,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从恢复基本秩序到规范运行,再到冲刺世界一流,教学工作在改革中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高校课堂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依然如故,饱受诟病,已然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拦路虎,成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为了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水平,推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我国一些大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例如一些大学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等,但大多数改革在实践中难以为继。从学的方面来看,由于阅读量较少,大学生为教学改革课程储备的知识量有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法实现在知识、思想、方法上的衔接、共鸣和碰撞,智力激荡不够,学生在课堂上既感受不到探索的快乐,也收获不到丰富的信息。从教的方面看,一种情况是教师知识渊博,学生知识储备太过单薄,无法进行有效互动并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只能重操旧业,以灌输、注入式教学完事;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本身知识有限,无力在现有知识基础上“以现知隐、以往知来”,无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满堂灌”模式。“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于是“满堂灌”一统我国大学课堂的局面所在皆是。正如生产工具落后导致劳动者虽然辛勤付出而劳动生产率低下一样,“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因教学方法落后而导致它是一种大学教师辛勤的低效劳动,这种教学无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并体验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境;无助于训练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活动;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精神;无助于增强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无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就必须革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而这又必须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回归常识,即读书的基础上。因此读书成为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控扼之要。
高等教育回归常识是提升大学品质的需要。优秀的大学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文化引领、超凡的时空连接而让人流连忘返;优秀大学的师生因其执着的科学精神、流淌的人文情怀、优雅的行为举止、深邃的思想意境、高尚的审美格调而让人肃然起敬。具有如此氛围和如此气质的大学才是高品质的大学。高品质的大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其核心成员矢志追求的结晶,或者说是大学师生读书读出来的、是从书中悟出来的。读书特别要读包括马列经典在内的中外经典名著,这是因为经典凝聚着人类的思想精华,珍藏着人类的智力成果,阅读这些精华不仅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共鸣和感官享受,而且还能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经典回答人的意义,探寻社会之美丑,发现自然之规律,阅读经典能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格调,浇灌人的理智之花。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家赫钦斯和阿德勒就非常推崇经典名著的教育价值,认为名著超越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具有永恒价值。
在当代中国大学,我们读书还要注意读在书中,悟在书外,思想要能在书中书外跳跃,读的是书中文字,想的是国家和人民,“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理论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回归本分是高等教育基本运行规律的不易之典
教书育人是教育分内的事,是高等教育不言自明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说“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人类教育的永恒追求和高等教育的基本运行规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促进人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之一。从教必育人,育人必从教,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就非常重视教书和育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就是这样一条普世性教育准则,在我国高校却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瑕疵。“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所以,高等教育回归本分刻不容缓。
高等教育回归本分仰赖于一支学问德行兼优的教师队伍。如果说大学是知识的圣殿,大学教师则是圣殿中的布道师。大学教师既作为知性而存在,又作为德性而存在,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担当教书育人的责任。当然,尽管学问和道德在大学教师身上不可偏废,但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大学教师首先应该以知性的方式而存在,以知识权威的角色存在,这是他们赖以存在、证实自己的最根本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以知性方式和知识权威存在的大学教师,容易赢得社会和大学生的敬仰,这是因为知识在其发生学上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大学教师的事业是从知识的良知和理性出发,做出自己的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大学教师凭借知识和对知识的传播建立起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专业水平很低的大学教师会赢得社会和大学生的敬仰,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大学教师能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大学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他们还具有教育者的身份和角色,所以,大学教师除了以知性而存在外,还要以德性而存在,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和社会价值决定的。大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而有相对独立性的大学生,大学生又具有乐于接受教师教导的“向师性”特点,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之情,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大学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部经典,教师的一言一行、道德风貌、行为习惯、个性特征等都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学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人,联系着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学教师的劳动也关系大学生的发展和幸福,社会越发达、科技越发达、社会冲突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社会就越需要大学教师的指导,大学教师的劳动就越有社会价值。这就决定了大学教师以知性而存在之外,必须以德性而存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行为,用自己的良好个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德性不是以话语方式而存在,而是以一种实践人格方式而存在的,道德永远是一种实践伦理,而不是高谈阔论的对象,“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大学教师如果要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就需要以集体或个体的生动道德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人格表率,这是真正的道德源泉。
高等教育回归本分要求大学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以语言符号系统存在的知识,不仅具有认知价值、能力价值和实践价值,而且还有陶冶价值。知识具有陶冶人生智慧的价值。知识蕴涵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生经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体验到以史为据的事实尺度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感悟到人何以生存,为何生存,才能真正形成人生智慧,具有人生理想,人生抱负,担当起社会责任,人类责任,才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能成为挣脱奴性、物性的大写的人。”但知识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是学生可以自动发现的,而必须在教师的传道、解惑和启发中才能被发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大学教师从知识的良知和理性出发,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时,要注意使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巨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引发他们思想情感深处的共鸣、惊讶、敬慕和激奋,形成强烈的爱憎感、荣辱感。大学教师要防止在教学中脱离知识教学,空泛地进行道德说教,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一定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回归初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点题之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动员令,告诫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国初期就厘定了自己的教育方针。建国以来,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在文字上有不同的表述,但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没有改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教育初心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就说:“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绝不能忘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
高等教育回归初心就是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发展的整体性规律要求教育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和完善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初心,同时也是人类教育的理想。从苏格拉底的全面和谐教育到第斯多惠的“全人类”教育,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的“新人”教育目标到英国的绅士教育和瑞士的要素教育思想,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展现的未来社会理想教育模式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无不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初心和人类教育理想是一致的。
高等教育回归初心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所培养人的社会价值,即为谁培养人。对此,党的教育方针已经作出明确界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到高等学校,就是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教育固然要追求个体素质和个性的发展完善,这是教育目的的核心,但教育目的也是有社会制约性的,教育目的不是超社会、超历史的。我们切勿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否则可能会培养出有才无德的“危险品”。
回归梦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教育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教育梦和中国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百多年来,面对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祖国,一些中华民族的社会精英怀抱教育救国的梦想,把自己的强国梦寄托在教育梦想的实现上。今天,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经居于世界中上行列,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教育强国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早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而且有望在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我国高校高端人才和创新内生力不够,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任极具挑战性,回归高等教育梦想的使命光荣而艰巨。
回归高等教育梦想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创造财富的模式已经转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和思想成为资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关键要素。在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中,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创造发现知识和推动技术进步、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性成就。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创办的4000多家公司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他们创造的收入可以使他们跻身于第24个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列。这些公司的年收入达到2300亿美元,雇佣了100多万员工。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斯坦福大学。很多当今世界上IT(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头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它们包括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雅虎公司、Google(谷歌)公司、英特尔公司、制造处理器和工作站的MIPS和SGI公司、世界最大的显卡公司 Nvidia、世界最大的视频电话会议公司 Webex 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商业界和科技界创下的这种奇迹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目前世界百强大学每年校均发表的SCIE&SSCI所收录的论文在4200篇以上,远远超过一般研究型大学。世界百强大学每五年在全球顶尖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近60篇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3/4;世界百强大学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到大学获奖总数的94%。世界一流大学在原创性研究上具有绝对优势。基于知识资本的强大力量,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无不为之竭智尽力。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在实施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共涉及约2000多个学校或机构。著名的有日本的“全球顶尖大学项目”、韩国的“BK21 PLUS”计划、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俄罗斯的“5—100计划”、法国的“卓越大学计划”、澳大利亚的“G8联盟”、印度“卓越潜力大学”计划和“创新大学”计划等,甚至连越南也要在2020年前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建设计划中的大多数竟然来源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启发。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际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态势,中国当不遗余力、砥砺前行。
回归高等教育梦想还应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学院。一流大学是个建设性概念,由于条件所限,一流大学建设只能是小范围的,涉及一小部分办学基础较好的大学,待条件具备,范围会逐步扩大。同时,一流大学也是一个精神性概念,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和精神,应该是所有大学都必须具备的。和二十年前相比,我国经济实力有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连续4年达到或超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现在我国已经具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乃至高等职业学院的财力基础,应不失时机地将建设基础比较好、人才培养质量被社会高度认可的若干应用型大学乃至高等职业学院纳入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一流大学不都是综合性的,也不都是研究型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可以建成世界一流。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既不是少数高校的单兵突进,也不是若干高等教育机构简单相加和杂乱堆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整合功能。优良的高等教育结构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科类、不同能级、不同规模组成的一个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1+1>2的整体效应。只有建设一个结构优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强国。
回归高等教育梦想还应走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大地上的大学要有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一份特殊担当、特殊使命和特殊情感,想国家之所想,做社会之所需,要实现自身发展与国家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实现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实现批判精神与建设精神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