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离开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许多情境和美好还历历在目……感谢学校四年的培养,我也随时准备为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90级地质学专业校友王建军笑着对记者说。他是兰州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现任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中工建设集团董事长、龙乾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青涩记忆: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1990年,王建军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当此前一直没有当过班干部的王建军被同学推举为班长的时候,他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学生干部经历。
王建军大学期间的辅导员、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副院长王炳光说:“建军一直非常谦和,和同学的关系也很好,在他的带领下当时整个班级很团结。他有一种超出一般人的‘不计回报’的‘服务意识’,可能正因如此,就连老师所头疼的几个学生都和他关系很好。”
“当时他经常给我们打水,没有一句怨言。他总是一直默默做着帮助大家的事。”王建军大学同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师钱鞠提到。
从对同学们生活中点滴关心,到组织班级大型活动,王建军在“服务”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最后被推选为系学生会主席。
王建军还是个有想法的人。90年代的兰州,他注意到当时科技成果转化有很大的市场空白。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手里的专利没办法做到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部分公司也没有良好的渠道去引进新的专利,信息不对称。和几位好友讨论之后,一拍即合,打算利用这个契机开展“创业”,主要业务是推销产品和引荐技术。王建军打印了一张纸——“兰大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征得老师同意后,贴在了王炳光老师的办公室门上。“公司”就这样有模有样地“挂牌”成立了。
“也不是说为了赚钱,其实我们几个人确实也都没赚到钱,除了一个推销空调的学妹。”王建军笑着说。但这种独到的市场眼光也在当年兰交会(现为“兰洽会”)上得到了肯定——他们自己编写并打印的两箱关于专利及联系目录的“信息册”意外地大受欢迎,一售而空。
也许正是这次有趣的创业经历为王建军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基础,才让他后来转行创业更加挥洒自如。
创业之路: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毕业后,王建军没有立马开始工作,而是选择参军。山西忻州集训,河南洛阳报到,辗转深圳、广州,最后在武汉核防护研究所服役,可以说是跨越了大江南北。而在部队里,从内务到基本军事训练,他也没丝毫松懈,获得了诸如总参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3年从部队转业到上海市工作,但在外人看来安稳平和的工作并没有给予不甘待在“舒适区”的王建军理想的获得感。
“一个人应该找到自己位置和喜欢的行业。”于是,从稳定的工作到创业,王建军又踏上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
“不得不感谢我的妻子。离校24年,恋爱却已有25年,现在结婚21周年了。”在兰大,王建军遇到了相守一生的人,这也是他回忆大学经历里最“甜”的一部分。王建军笑着回忆道:“陷入了爱情,还第一次写情诗,然后念给‘捂着耳朵’听的同学。”创业之前住的是毛坯房,孩子也才两岁,生活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让王建军有些犹豫。但同为兰大校友、时在复旦读研的夫人给了他极大的鼓励,说:“没关系,实在不行,我养你嘛。”
王建军说:“有了夫人的鼓励,当时倒没有考虑太多,觉得想太多反而成了阻碍。”凭着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魄力,王建军一步一步带着公司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同行翘楚。可创业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2013年,公司由于资金链的问题一度陷入困境,王建军没有因此乱了阵脚,而是放下身段、重新出发。整顿两年后,2015年公司终于又重新步入正轨。
那次波折让王建军身心俱疲,在后来的一次体检中,身体的毛病暴露出来,王建军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定位。“我们应该感恩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有位老友因为脑梗差点丢掉命,的确对我触动很大。”王建军坦言,后来投资健康产业也是始于这一思考。
寄语Lzuer:“不为创业而创业”
作为从兰大走出来的“学长”,对于面临毕业择业特别是想要走上创业之路的学弟学妹们,王建军满怀期盼,又自然是放心不下:“看到现在年轻人敢创业、有理想,我特别开心,但一定要记住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不是表面的光鲜热闹,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如今国家发展最需要的……”王建军从社会环境角度鼓励毕业生,“面对社会竞争首先要不畏难不害怕,我们兰大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要满怀信心地去不断试错、迭代、学习、修正。”
“凡事要多留心啊,不用说你们,像我们这种已经在‘江湖’行走这么多年的人还有时免不了被骗呢。”谈到之前投资被骗的经历,他语重心长地给即将开启创业之路的学弟学妹们叮嘱了三点,一是要有明晰而准确的定位,从轻资产、小平台起步,以勤奋与智慧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二是要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摸清理顺相关领域或产业背后的逻辑与故事,杜绝停留在表面“看热闹”;三是要理性判断独立思考,避免盲从陷入资金链泥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