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同期:车翻了之后形成真空了,所以那次是最危险的一次。) 扎根在西部,科研报国家。(同期:要凝练核学特色争创一流,弘扬两弹精神再续辉煌。)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西部掘金记》。
【演播室主持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兰州大学是中央在甘肃省最核心的两所科研机构。沙、水、草、粮,这些研究领域也成为西部科研工作者独特的人生舞台。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薪火相传,扎根在这片贫瘠之地,默默奉献,将自然环境劣势转化为独特的科研优势,创造出多项世界一流科研成果,为国家及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非凡业绩。
【解说】大漠风沙,亘古如斯。在南风的吹拂下,一年一度,各种散落在黄沙之上的沙生植物又泛起了新绿,为这片寂静的沙漠带来了一丝生机。 这里是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西南部。像往年一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站长屈建军,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开始了又一次的沙漠科考。
【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资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我认为沙漠很美,我认为沙漠就是一个自然之子,和海洋、冰川、河流是一样的,它就是一种自然形态,自然存在的吧。所以我是觉得、可以说我挺喜欢沙漠,所以我跟他们(同事)开玩笑说沙漠就是我的情人。
【解说】因为喜欢,所以愿意。在业界被称为“大漠游侠”的屈建军把沙漠视为自己的情人。在30多年的沙漠研究与治理生涯中,他和团队成员每年都会定期深入中国境内大大小小的沙漠之中,开展风沙成因、风沙走势及风沙灾害与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野外调查和监测、测量工作,并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资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像青藏铁路我们就承担着风沙的防治,获过青海省的(科技)一等奖;像敦煌莫高窟的这个风沙的防治,我们也做了防护体系,这个效果非常不错,也获了甘肃省(科技)一等奖;后面我们对海军海岸沿线的一个国防设施的防治,获了个全军(科技)二等奖。
【解说】常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的屈建军曾不止一次地遭遇车祸、饥渴、被困等危险威胁。两次严重车祸让他的手臂至今还装有固定钢板,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让他感到生命的可贵及人性的光辉。
【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资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考察巴丹吉林沙漠车翻了。车翻了之后造成我整个呼吸呼不出气来了。车翻了之后形成真空了,所以那次是最危险的一次,气吸不上来也出不出去。蒙古族的一个旗长当时非常有经验,把我放到沙丘上背上打了很长时间,然后我才气上来了,气上不来,这次比较危险。还有一次是我们考察完之后把水给放羊的老百姓了,然后我们自己走出来没想到车给坏了。车坏了之后我当时在湖里取的标本样品是拿回来分析的。但是那天温度特别高,而且风也特别大。车也坏在那个地方没办法人要往出走,我已经感觉到生命的渺茫了。
【解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屈建军和他的团队成员,在甘为自苦的长久“追梦”中,先后创造出堪称世界一流的系列科研成果,为国家众多重大项目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资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谭立海:我们的专业就是风沙工程,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因此我们就打算扎根西部,以沙漠为平台,科研报国。
【解说】旱地集雨,造福天下。在兰州大学,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及其团队成员为代表的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研究与试验,提出以集水农业为核心的雨水高效利用思路,为国内外旱地农业大幅度提高单产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生命科学学院的试验基地,记者看到,运用沟垄覆盖技术种植的各种玉米和小麦品种,叶绿茎直,长势良好,试验田里绿意满眼,欣欣向荣。
【解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所谓的沟垄覆盖,因为我们针对旱地农业来讲的话,就是没有灌溉只有天然降水,天然降水洒在地表面的话它的效率是很低的。所以沟垄覆盖就是把雨水就地把它富集起来,然后再入渗到土壤里面去,它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解说】李凤民介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抗旱耕作技术,从1992年开始,他带领团队进行此项技术试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善,这项技术日益成熟并被广泛推广。
【同期】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一个方面,对西部的农民来讲(是)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成)2020年的小康问题(的关键),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上去,在旱地农业里面这是一项最基本、最有效的一项技术。
【解说】通过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我国西北旱地农业区从过去的粮食输入地转变为粮食输出地,成为全国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李凤民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还走出国门,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得到示范和推广,实现了科研成果共享,造福天下。
【同期】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凤民:所以沟垄覆盖栽培起源于、成长于我们甘肃,对于我们整个中国的旱地农业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同时我觉得更具有一定的全球意义。
【解说】同样是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60多年的科学研究与试验中,为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发射作出了特殊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中国最早的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同期】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1955年8月,为了培养两弹一星工程所需要的急需人才,中央决定在兰州大学设置核专业。60多年来,我们为国家核科学技术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伴随着两弹一星工程从无到有,以及我们核科技事业的进步,为我们国家的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需求,服务一带一路上的核产业链,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更多的人才。总之,要凝练核学特色争创一流,弘扬两弹精神再续辉煌。
【解说】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科技人员扎根西部,不忘初心,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报国,与时俱进。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代表甘肃科技水平的两所科研机构在新的征程上又将砥砺前行,逐梦明天。
【同期】中科院西北生态环资研究院副院长张怀刚:西北院科技人员扎根西部艰苦创业青春无悔,决心以科研报国,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演播室主持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正是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长久以来甘于“自苦如此”默默耕耘,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乃至人类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他们扎根西部、奉献西部的精神,已凝聚成激励西部欠发达地区只争朝夕、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呼唤着、影响着更多的后来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