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报]教学大能手
——记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兰州大学教师丛培昊
学通社记者 于佳宁
“我认为上课最重要的不是讲清楚知识点,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丛培昊这样解释自己对上课的认识,他在201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获得了理科组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在前不久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丛培昊从08年开始接触教学,当时他的教学对象是年纪比自己小不了太多的人,这给了他一定的压力,“他们和我有着差不多的知识储备,如果我讲的不好或者讲错了,他们都会立刻发现,所以我在上课前就会很认真的备课,想好每一个知识点应该如何讲,以防出错。”
“教学非常注重于实践,我觉得教学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后改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我上大学的时候,上课时就会考虑如果站在讲台上的人是我,我会怎样来讲这个知识点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自己开始讲课的时候,起初也碰到过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好导致该讲的东西没有讲完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下课后就会去反思,问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下次课堂再加以改进,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也随之进步了很多。”丛培昊如是说。
对于上课该不该点名的问题,丛培昊的观念也曾发生过很大的改变,起初,他认为只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能吸引学生来到课堂,而点名是没有必要的。然而一次与一位老教师的交流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选课的学生中难免会有对课程不太感兴趣或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对他们需要一些限制甚至“强制措施”。而所谓点名就是限制同学们行为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点名有时是为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尽量保证每一名同学都出现在课堂上。当然,点名也有一些问题,也许未来会有更好的方式去替代点名。”
被问到在教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时,丛培昊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2016年冬天,他突发上呼吸道感染,发声困难,而当天有以讲授为主的分类学课。“讲课前我担心这节课坚持不下来,更担心教学质量受影响;结果讲着讲着就忘记了嗓子的不适,虽然发音不佳,自己却进入了忘我的授课状态。课后学生自发热烈鼓掌了,时间还挺长。瞬间有一种成就感,这是其他替代不了的。“能被学生高度认可,可能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吧。”丛培昊说,他希望每个不喜欢某一门课程的学生都能尽量多学一点相关知识,而对喜欢这门课的学生而言,则希望能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去思考和实践,“比如有一次有个女生在课后交流中反映,她听课后对去保护区工作产生了兴趣,而且改变了之前对这个领域工作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使得我非常开心,觉得自己那天的课上的非常成功。”
丛培昊还在2013年做过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并且在2014年开始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我认为没有问题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有些可能不是太适合这种教育方法或者这个专业,但他们在另一个领域都可以做的很好。”丛培昊肯定地说道,“如果学生碰到问题,我一般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因为大学是给他们进入社会的铺垫,其间不止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掌握各种社会技能,包括和舍友、同学友好相处,未来才能和同事等等合作共处。总的来说,我带学生就两点,一是认真但不钻牛角尖,二是上心但不加压力。”
“他的个人魅力非常强,而且课前准备的非常充分,会把枯燥的知识讲的非常有趣,还会经常带一些化石到课堂上给我们看,也会和我们分享制作PPT的心得等。”在谈及丛培昊讲授的《动物分类与系统进化》课程时,2014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班的李昊这样评价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丛老师的课,你会选择哪个词?”听到这个问题时,2013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基地2班的徐斐凡脱口而出:“精彩!他可以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枯燥的东西生动化。而且丛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而且关心学生,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他。”
2015级萃英学院生物萃英班的林志诚虽然上完丛培昊的课已经半年过去了,但对丛培昊还是印象极为深刻,“丛老师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大家都很喜欢他,我觉得同学们对动物进化感兴趣,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讲动物进化这门课。丛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因为他的爷爷也是兰大人,也是搞这一块的,所以可能从小就耳濡目染,丛老师对动物分类等等都极其清楚,提到一种动物他就可以说清楚它的分类。而且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知识,他出野外非常多,有很多有趣的经历,他都会和我们分享,讲的知识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学鸟叫学的太像了!我们学到某种鸟类,他就会说这种鸟是这样叫的,然后学出来,非常地惟妙惟肖,寓教于乐。而且由于我上的是他的实验课,所以对他在关心学生这方面的印象更为深刻,由于校区的原因,老师需要在下课后赶校车回市区,但是丛老师每次都会等所有学生做完才走,我做实验做的慢,每次解剖到最后就剩两三个人了,丛老师都会说,没事你们慢慢来,我和你们一起做。”
丛培昊不仅在教学上有一定成果,他在科研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成绩。他自博士以来先后承担4项、参与十余项各级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本。“我们以湿地鸟类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鸟类的觅食、迁徙等行为和种群动态,结合环境数据来研究生态环境的变化,同时关注人类活动引起的栖息地改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他打了一个比方:“目前生命科学大范畴内的诸多前沿领域譬如肿瘤研究、免疫研究、医学基因学、神经科学、XX组学等等,说简单些都是以造福人类健康为目标的,而保护生物学和动物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则可以理解为是以造福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灵万物为目标的,而最后又归诸于造福人类自身”。平静--丛培昊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对科研的态度,“循着自己的研究兴趣去做事,淡泊名利。”这不仅是丛培昊对待科研的态度,更是他对待教学,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我的上课技巧是我的老师心传口授的,而我现在就是将我所知道的知识心传口授给我的学生。”丛培昊如是说。
最后,是丛培昊送给青年学生的两点建议:“首先,希望大家不要荒废时光,静的时候就坐下来多看看书,动的时候则多学学、多看看;其次,希望大家皆有‘少年狂’,诗酒趁年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兰州大学报》第902期 一版)图文链接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