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兰州大学建校一百余年来,不管条件如何艰苦,总有一批批教师 “前赴后继”,在教学与科研的接力赛中奔跑着。前有辛树帜、顾颉刚等先辈为学校的发展四处奔走,延揽人才,后有钱伯初、南志标等奋战教学一线,诲人不倦……他们在教学上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严于律己,以德育人;在科研上秉承勤恳踏实的优良传统,刮摩淬励、窥涉百家。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才使得兰州大学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与科研产出,环境艰苦却仍能屹立西北高原而不倒。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教师,从他们的身上感受“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
钱伯初——“我教书,我快乐”
钱伯初有一句名言:“我经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让量子力学在我的手上老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82岁的物理学家钱伯初似乎还沉浸在讲台上,嘴中含混地冒出“方程”、数据”这样的字眼。就在他病重的最后几个月,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一位年轻老师带着孩子去病房探望老人,钱伯初躺在病床上和他聊了两个多小时的量子力学。直到孩子饿哭了,钱先生才容许他离开。
2014年4月30日,钱伯初走了。他完成了自己的誓言:“我想在讲台上讲到80岁,还是讲我的基础课。”此前,糖尿病一直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老人的身体。食道下支架的时候,钱老还和主治医生谈笑风生,一切仿佛还来得及。但最终食道癌还是无情地带走了他。
“我们永远怀念他。他‘我教书,我快乐’的名言,不时在我们耳边回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发来的唁电中说。落款是“学生葛墨林”,恭恭敬敬。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南志标——“学术的道路,就是用寂寞和执着铺就的”
为研究培育适应高山草原的优良牧草品种,南志标从1997年起就坚守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甘南草原。没有研究基地,就租住农户的房子,自己生火做饭。一次,因为科研任务量加大,单位临时多派了4个人过来,一间小屋里,6个人挤在两张床板上,第二天醒来时才发现被子都扯散了。“大家一直把这事当成笑谈,从来没觉得有啥苦的。”南志标说。
在甘南草原埋头研究10年后,南志标终于培育出适宜种植的牧草新品种,却在申报时未通过审定。“感觉这么多年付出的努力被否定了”,但南志标不肯放弃,反思问题,不断调整,最终申报成功。“学术的道路,就是用寂寞和执着铺就的。潜心研究,要能坐得住冷板凳,硕果才可能随之而来。”
周又和——“本科教育要带领学生走好第一步”
周又和是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带头人,他坚持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一环。高校教师要把为本科生带课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尤其是有多年科研和教学经验,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到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不仅为他们指出人生的方向,而且为他们确立专业的坐标,带领学生走好第一步。”
周又和的无数学生里有一个特别的存在。2007届毕业生中,安永辉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安永辉并非周又和的“嫡系”,他是从国际政治转专业的同学,也是第一个从文科专业转过来的学生。周又和看到安永辉对土木工程专业充满激情,决心将其收入门下,并带领他走好了人生和发展的第一步。
王希隆——“上课是一种乐趣”
“我很喜欢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我一直把讲课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1983年初登讲台到如今身为教学名师,王希隆在兰州大学的讲台上已经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到2017年,他主讲的本科生基础课、选修课、通识课等已累计近5千课时。
王希隆老师给本科生上课时总是兴致勃勃,他的课也格外受同学欢迎。2014年秋季学期他在榆中校区面向全校开设 “中华杰出人物评价”选修课时,选修学生限报100人,但来听课的有两百多人。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每次预选课阶段,王希隆老师开的选修课预选人数都会到一二百人,不得不限报或者换教室。
王乃昂——“野外教学切忌成为‘游击战’”
王乃昂是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祁连山与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地进行过广泛的野外考察工作。他认为,要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必须系统、深入、扎扎实实地反复持续研究才有可能,切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式或无固定区域的研究。
在本科生实践教学方面,王乃昂一直秉承“发现学习”理念,坚持固定区域、路线和地点的研究型野外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提问—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的启发式教学,有条件地进行分组野外考察,不断践行“发现计划”教学模式。旨在通过野外考察,把科学研究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带入野外教学过程中。
包国宪——“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使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全部工作的判断准则。”作为身处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包国宪对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在教师和学生持续的互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满意为导向,不断改善和优化教学的培养过程。
陈晓洪是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包国宪教授是他的指导教师。谈起导师,陈晓洪向记者表达出的是一种亲人般的情感,“包老师的导师风范,时常让我惊叹折服不已。包老师对待学生,生活上温润如水,学术上峻严如山,让我如沐春风却又丝毫不敢懈怠学业。”
范先令——“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早在做陈文(山原)教授的研究生时,因为读书非常勤奋,范先令被同学们戏称为“读书机器”。范老师一直秉持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孜孜追求,取得了让人仰慕的成绩。范老师的学生赵敦教授表示,范老师为人很谦虚,对名利看得非常淡,各方面都非常低调。涉及个人利益的事,他从来不争,对公家的便宜,从来不占。但对学院、对大家有利的事,他会尽力去做。李万同教授说:“范先令教授为人非常谦和、豁达,淡泊名利,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教诲如春风暖人心,师恩似深海不可测。1995年,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范先令首届“孺子牛金球奖”,他将奖金悉数捐出,在数学院设立了“先令奖学金”,用于培养和奖励优秀研究生。学生们对范老的感情极其深厚,只要有机会,就会回来看看自己的老师。赵元章博士现在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副教授,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对范老师充满感激,他说“范老师给我的感觉就像父亲一样”。
王学俭——“教书育人是教师价值的所在”
王学俭老师的“title”十个都不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问题研究会理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杂志编委……但在这么多“title”里,王学俭老师最看重的是“老师”。
今天,王学俭依然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和学生们在一起。“我觉得老师离开了讲台就不叫老师。只要在讲台上,我看到年轻活泼富有朝气的学生,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我就感觉到教师价值的所在。”至今,王学俭还坚持一年三百课时的授课量,而且授课效果在学生们中间有极好的口碑。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生动活泼,课堂氛围活跃,一改学生们对这类课的刻板印象。这既得益于王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得益于他的人格魅力。
杨克虎——“学生能自由快乐地学习,老师也能快乐地教学”
清晨七点半,当洒水车在会宁路什字唱起嘹亮的歌声时,早餐街上的叫卖声已经此起彼伏了,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工作周例会。大到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方法的切磋、教学内容的讨论,小到一周教学工作的总结,甚至是某个学生学习研究中碰到的小困惑,都是老师们要反复讨论的话题。
这就是杨克虎带领团队申报的“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获得了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兰州大学医学领域迄今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
“以学生为本”一直被很多人重复,但真正能将此践行下去的却不多,为了充分发挥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循证医学中心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快乐的“试验田”,用杨克虎的话说就是一个“快乐法则”——学生能自由快乐地学习,老师也能快乐地教学。
严世强——“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当教师”
数十年如一日躬身践行,不分昼夜地勤奋工作;四十载教学,练就读心术,青丝渐成白发。严世强教授依然坚守在讲台上,未曾改变的是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态度。她的性格中有教师应有的严厉,更有慈母般的和蔼。在她看来,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学内容本身,而在于教学内容的传递与升华,不断反思、常教常新。启发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和精美的课件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备课,从纸质教案到多媒体课件,她都仔细推敲,精心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严世强教授现在仍然留存着自己的第一份教案。她说:“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自己从不曾忘记的使命,如果有来生,我还选择当教师”。
勾晓华——“一步一步认真来做就好”
“要做科研项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热爱这个领域;而要做好这个项目,你就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这是勾晓华教授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她已经把它当做一种承诺,认认真真履行了二十多年。
要研究不同地区树木的生长反演当地气候变化,勾晓华常常需要在野外进行实地调研。“在野外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在1990年到2000年左右,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像塌方阻断类的道路事故;在祁连山工作的时候遇到过狼、狐狸、蛇。不过在最后都化险为夷了。”每次外出工作,勾晓华一行人都会自备一些防御工具,同时请一个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为他们提供指导。“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我没有给自己强硬设置一个目标,一步一步认真来做就好。”勾晓华笑着说到。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辛而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吴王锁——“我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
吴王锁是我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曾荣获甘肃省2012年师德标兵称号。吴王锁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学生,从1978年来兰大上学到现在,不知不觉也算是兰大的“老人”了。从青春年华到黑发积霜,受老一辈的兰大教师的影响,吴王锁老师把“直面清贫,勇于奉献”的兰大精神铭记在心。说到当时研究生毕业后坚定地选择留校任教,吴老师开怀而笑:“我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也喜欢当老师来着”。这一喜欢,就是近三十年。吴老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他桃李满园,而今,他的一些学生也同老师一样选择了兰大,致力于核科学的教育研究工作。即将成为母校教师的潘多强把吴老师这位良师益友作为学习的标杆,“虽然我现在还很年轻,不能达到吴老师的高度,但是吴老师那种爱岗敬业、投身科研、以及生活上乐观的人格魅力都是我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典范。”
张文煜——“教学相长,快乐生活”
张文煜是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他长期驻守本科教学第一线。张文煜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他指出:“要用好手中的权力,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努力为学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要有甘当公仆的意识,真正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
在谈起学生们时,张老师从一位严肃的学者,变成了一位给人以谆谆教诲的和蔼长者:“老师比学生多接触了几年专业知识,具有更丰富的经验。作为老师,我们所做的是 ‘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老师则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就是老师带给学生的东西。”“我在师生见面会上说 ‘教学相长,快乐生活’,作为老师是这样,你们作为青年学生,作为‘八九点钟的太阳’更是这样。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开心的事。但一定要相信,阳光一直都在。”
丛培昊——以“爱学生、爱教育”作为教学的“大纲”
丛培昊自博士以来先后承担4项、参与十余项各级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本。他在201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获得了理科组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在前不久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以“爱学生、爱教育”作为教学的“大纲”,丛培昊用自己对学科的热爱,感染身边的学生。“精彩”是学生们对课堂的评价,在他的课堂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枯燥的东西生动化。在丛培昊看来,教学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后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上课最重要的不是讲清楚知识点,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他说:“教师的魅力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也无法预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许某一天听过我课的某一个学生,他会回忆起我教学中一个比较好的部分,这将是一种胜于华衮的褒扬。”
张文芳——“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花园里跑不出千里马”
在医学领域里,张文芳是眼科的权威专家;在兰大的教学平台上,她是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张文芳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鼓舞着学生在学医之路上前行。她始终心怀医者使命感,夯实医学基本功,不留任何漏洞和错误。力求卓越的张文芳不仅教学严谨,还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做好点点滴滴的医护工作,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她坚信“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花园里跑不出千里马”,只有让学生放手实践才能积累经验,获得真知。
悬壶济世又育三千桃李,张文芳始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病患的视野,也为兰大学生传递着自己的光热。
赵建新——“夯实基础,学有所长”
赵建新教授是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所所长。据同学们反映,他在每一次讲座中都要耐心地向同学们介绍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科概况、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他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经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建议。赵建新认为,学习戏剧影视文学的本科生都要做到“四会”,即:会写“本子”、会做片子、会评作品、会做研究。所谓“夯实基础,学有所长”,他总是告诫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兼顾不同学科,同时也需有所侧重,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常常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沈禹颖——“无愧于兰大人这个只属于我们的称谓”
沈禹颖始终认为教师队伍的良莠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并且始终带着优秀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在课程设计方面,沈禹颖注重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在学生生活方面,沈禹颖还针对学生‘独生子女’心理,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心理问题;在日渐浮躁的学术氛围里,沈禹颖依然坚持严谨笃学的学风。正如兰大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沈禹颖脚踏实地,将自己的精力和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兰大。
沈禹颖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她依然在教师岗位上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称号,无愧于兰大人这个只属于我们的称谓。
穆建刚——“我把教书当作我的天职”
一张大嘴,妙语连珠,口吐莲花;三尺讲台,方寸之间,课堂内外;一双大手,指点江山,纵横捭阖。或慷慨激昂,或诙谐风趣,讲台下的同学们亦时而沉思不语,时而捧腹大笑。小教室换成了大教室,小课堂换成了大课堂,教室变成“单口相声专场”。他就是“娃娃”们口中的“大穆”——穆建刚。座位不够用是课堂常态,获得“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称号是众望所归。在他看来,要把教书育人当做天职,要关爱宽容学生,要用善良之心与人相处。让职业具有使命感和神圣感,干一行爱一行,穆建刚说:“我把教书当作我的天职,我爱教书,我爱我的学生,具备了这两条,教书不累!”。
刘晓菊——“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早上8点,交班之后紧接着开始大查房;下午门诊,几点下班要依据病人多少而定;下班后匆匆吃饭,不管这一天有多忙多累,她晚上仍要打起精神给学生上课……这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三科刘晓菊教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记录。
刘晓菊是呼吸专业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评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平日里刘晓菊忙碌在病房中,却仍不耽误教课。不在教室的时间,她便把课堂“搬进”病房中———病人的病理,治疗的过程就是最生动的教学。
查房、带教、上门诊、抢救病人和研究生讨论课题、给研究生修改论文……这是刘晓菊教授每天的工作状态。每天的工作就像“打仗”,忙碌、充实但很快乐!“看着从死亡线上成功抢救过来的病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